野豬養殖 戶對懷孕母豬要注意觀察,計算出預產期后,妊娠母豬轉入產圈前對產房用清水沖刷,然后用消毒藥進行消毒,并保持地面干燥。發現野豬有臨產癥狀時,要做到正確接產,提高仔豬成活率,特點注意以下事項:
接產前的準備:野豬臨產前20天左右肌注大腸桿菌疫苗或臨產前3天肌注長效抗菌素,同時,徹底清掃和沖洗欄舍,并用來蘇兒或高錳酸鉀液消毒。待水泥地面干后鋪上千墊草,安裝好飲水槽、電燈,槽內加足清水,備好產仔箱(冬春寒冷季節應備好保暖箱)、碘酊、脫酯棉球、扎線和消毒過的剪刀等物品,并有專人值班看護,以防止母野豬突然產下仔豬而發生意外。
接產注意事項:母野豬妊娠期一般在114-116天左右,臨產前開始銜草,排尿頻繁,排糞地點不規則,陰戶紅腫,呼吸頻率加快,不愿站立等,預示著即將產仔。多數母豬在墊草上側臥努嘖后將仔豬順利產下,野豬產仔后腿和臀部先出,野豬一旦產完仔后即站起,并開始泌奶。母野豬每產下一仔,接產人員即撿起并用3%高錳酸鉀液浸過的毛巾擦拭豬全身血污和嘴內的粘物,將臍帶留4~5厘米扎線后剪斷,在剪口處涂上碘酊,并剪掉口腔兩側上下各兩個犬牙,再將仔豬放進原已備好的產仔箱內。產完后,將氟哌酸調成糊狀,放入仔豬舌根部讓其吞下,以預防溶血性黃白痢和水腫型大腸桿菌等腸道疾病。20日齡后應給仔豬注射疫苗,60日齡時再肌注豬用“三聯苗”。
當母野豬全部排出胎盤后,應將原墊草和血污清除干凈,地面消毒并及時換上切短的干凈稻草等墊料,并用3%高錳酸鉀液擦拭母豬奶頭和兩側,現時對母野豬頸部肌注320~400萬單位青霉素,連注兩天,每天2次(每次間隔8~12個小時),以防母野豬高燒和子宮發炎。再將仔豬放入母野豬欄舍內讓其自由吸奶,每隔4個小時喂奶一次,連續4天,以防仔豬被母野豬壓死。此后應加強觀察仔豬和母豬的排便顏色和精神狀況,做到早發現疾病早治療,確保仔豬和母野豬健康地生長發育,提高養殖效益。
還要注意,對產后無奶或奶量不足的母豬可補喂一些豆漿、小米粥、胎衣湯、魚湯等高營養食物。對產后有便秘癥狀的母豬可補喂一些青嫩飼料,嚴重的可用一些緩瀉藥,直到正常為止。整個哺乳期的飼養管理,要注意保證空氣流暢、空氣新鮮、保持衛生、防止潮濕,保持圈舍干燥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免費獲取技術支持

推薦資訊






推薦產品
聯系我們
地址:北京市通州區九棵樹東路386號C區608
郵編:101110
全國免費服務熱線:400-025-2628
固話:010-89542272
傳真:010-89542272
郵箱:bjzmjy@126.com
營業執照

掃一掃,關注我們

版權所有 北京澤牧久遠生物科技研究院 京ICP備13037035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北二分